中國“汽車后市場”企業新機遇,

2020-06-17 19:12:05 admin 98

圖片關鍵詞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圖為一家豐田汽車4S店維修人員在為召回的豐田卡羅拉汽車更換存缺陷的車窗部件《環球》雜志記者/吳宇



來自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信息顯示,2019年前11個月,中國汽車產銷量達2303.8萬輛和2311萬輛,分別比2018年同期下降9%和9.1%,產銷降幅雖小幅收窄,但仍延續了2018年以來的汽車產銷下滑之勢。


業界人士驚呼“汽車市場正迎來百年一遇變革”。實際上,汽車行業的變革并不僅在汽車產銷領域,在更為龐大的“汽車后市場”,變革也正帶來諸多發展新可能和新機遇。


海外企業看好


目前,對于“汽車后市場”有不同的定義,歸納起來主要有三種:一是汽車產業鏈的組成部分,它包括汽車銷售領域的金融服務、汽車租賃、二手車等;二是整車落地銷售后,車主所需要的一切服務,比如汽車保險等;三是消費者在使用汽車過程中所發生的與汽車相關的服務,比如維修、保養、零配件以及車輛改裝等。


近日,在上海舉行的第十五屆上海國際汽車零配件、維修檢測診斷設備及服務用品展覽會(簡稱“上海汽配展”)顯示,海外企業仍然看好中國“汽車后市場”發展。


作為全球規模最大的汽配展,上海汽配展被視作中國乃至亞洲汽配市場“風向標”。來自主辦方的統計數據顯示,本屆展會展覽面積達36萬平方米,規模比上一屆擴大3%;共吸引6590家海內外企業參展,數量比上一屆增長5%。其中,汽車修理及維護領域的海外參展企業比上一屆增長21%,汽車用品及改裝領域的海外參展企業比上一屆增長19%,僅汽車改裝板塊就占據了國家會展中心兩個館,展覽面積達4.4萬平方米。


除了積極參展,來自24個國家和地區的外商還組成了160個專業采購團,為第十五屆上海汽配展帶來滾滾“人氣”。為期4天的展會累計吸引近16萬名專業觀眾,比上一屆增長6%。


法蘭克福展覽(上海)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劭闌認為,海外企業看好中國汽車后市場,參展與采購熱情持續高漲,主要原因在于隨著新技術、新能源、新材料在汽車制造中的推廣應用,中國汽車產業經過轉型升級,正在迎來第二次增長期,“汽車后市場”的相關內容不斷更新與豐富,新的發展機遇不斷涌現。


據專業機構統計,2018年,中國“汽車后市場”規模已超過1.3萬億元人民幣,占全球“汽車后市場”比例超過兩成。如今,中國汽車保有量達1.3億輛,車齡介于4-9年的車輛占比超過50%,維修和保養將迎來高峰期。


2018年,中國僅汽車改裝市場規模就超過1600億元,且以每年30%左右的速度增長。預計到2025年,中國“汽車后市場”占全國汽車行業市場規模的比例有望達到55%左右,增長潛力巨大。


產業鏈重塑與洗牌


隨著消費理念和模式的改變,今天中國消費者的個性化、智能化與便捷性和舒適性需求日益凸顯,環保與安全理念日益增強,在“汽車后市場”也不例外,汽車生活文化正在被重新定義。


在第十五屆上海汽配展上,汽車改裝板塊的汽車內外飾分工更加精細,高性能訂制能力成為企業轉型升級新追求;維修及保養板塊不僅展示維修及檢測診斷設備、工具、車身及噴涂、汽車清洗相關的產品及服務,還首次展示全新的車身及噴涂產品類別,聚焦碰撞修復、環保噴漆和防腐保護,顯示出汽車消費用戶對高品質服務日益增長的需求;眾多金融和保險企業的參展,也說明“汽車后市場”與新車銷售一樣,同樣可以供金融保險企業開拓潛能。


在不斷壯大的新能源汽車“后市場”,除了傳統的汽車保養、美容、維修等服務外,充電、充氫、電池回收處理等新能源汽車特有的“后市場”服務需求也在快速增長,相關領域有望成為企業搶占的市場新空間。


尤其值得關注的是,與傳統汽車相比,新能源汽車涉及的電子元器件和電池部件較多。隨著最早一批新能源汽車的使用年限逐漸臨近,相關“后市場”將面臨新課題。預計僅2018~2020年的三年間,全國累計報廢的動力電池就可達12萬~20萬噸,如果處置不當,一方面不利于資源循環利用,另一方面也可能會帶來環境影響和安全隱患。


2018年7月,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《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暫行規定》,要求建立“新能源汽車國家監測與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溯源綜合管理平臺”,對蓄電池生產、銷售、使用、報廢、回收、利用等全過程進行信息采集,對各環節主體履行回收利用責任實施監測。


有業內人士認為,在國家層面上對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的回收利用,一方面可保證報廢電池的安全無害化處理,另一方面動力電池的梯次利用有利于資源循環利用,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電池的使用成本。但相關操作實施仍需企業探索,新市場、新機遇就在其中。


零部件產業需“再發力”


汽車零部件也是“汽車后市場”的重要組成部分。在第十五屆上海汽配展上發布的《2019上海及長三角汽車零部件貿易發展報告》顯示,中國現有汽車零部件企業超過10萬家,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.3萬家,基本實現汽車零部件供應鏈全覆蓋。汽車零部件行業年營業規模超過3.8萬億元。


引人注目的是,面對汽車行業“電動化、智能化、網聯化、共享化”變革潮流,中國目前專門為新能源汽車生產汽車零部件的企業已超過1000家,市場競爭力逐步提升,正在成為中國乃至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崛起的有力支撐。落戶上海的特斯拉超級工廠項目,除了在新能源汽車行業發揮“鯰魚效應”外,未來有望帶動更多海內外供應商形成新的供應鏈,進而提升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國際競爭力。


在當前中國汽車零部件版圖中,長三角地區集中了全國六成以上的汽車零部件企業,代表了中國汽車零部件產業的國際競爭水平。以2017年為例,當年長三角汽車零部件出口164億美元,進口近72億美元。上海汽車整車廠商借助長三角配套體系,整車生產所需90%的零部件可得以滿足。


有業內人士建議,面對全新的汽車及零部件未來發展格局,中國企業需要“再發力”。除了企業加快轉型升級,政府部門也需發揮宏觀調節作用,綜合考慮車輛使用情況、節能減排、新舊產能轉移以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因素,科學規劃和布局汽車零部件產業,建立健全產業創新體系,搭建跨國技術合作平臺,謀求在全球汽車零部件核心產業占據一席之地甚至制高點,拓展產業新空間。


有專家指出,汽車零部件產業未來有三大領域值得重點開拓:一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,二是無人駕駛汽車零部件,三是智能網聯技術的研發和市場布局。


來源:2019年12月25日出版的《環球》雜志 第26期


電話咨詢
產品中心
關于元鉑智能
QQ客服
亚洲精品国产品国语原创_漂亮人妻被强了bd影片_色农夫导航_手机永久无码国产av毛片